繼花唄、借唄后阿里果然禍不單行2021年3月8日晚,在支付寶網商貸服務突然被關閉,大量用戶徹底都傻眼了。據了解,當晚支付寶網商貸服務出現了“網商銀行專注服務小微經營者,抱歉,暫時無法為你提供貸款服務”的提示。
長期以來,與花唄、借唄不同,網商貸的額度普遍較高,作為阿里系的金融貸款,在繼花唄、借唄出事之后,網商貸一直備受矚目。然而結果并不在意料之外,這次阿里系的網商貸終于還是被錘了。
?
阿里果然是禍不單行!
?
目前,在大批深夜被關閉的網商貸圈中,已眾說紛紜。有人說,昨天都還有,今晚一看全沒了;還有人說,同樣都是今晚的事,自己2萬,媳婦3萬,爸8萬,媽6萬,這一次全部都被團滅了。
好在這期間另有用戶表示,“自己還在。”很顯然,這次并非全軍覆滅。同樣的,此前借唄出手,似乎也并非全部用戶被集體團滅。
看來阿里在受到強監管圍堵后,不是不能做金融貸款業務了,而以上所有的動作,或許只不過是阿里降杠桿的一系列手段罷了。
?
再見,高杠桿
?
沒錯,此前花唄、借唄的百倍放貸杠桿,一直備受矚目。
自去年網絡小貸新規發布以來,花唄、借唄也已多次傳出降額的聲音。在今年,螞蟻集團系列產品更發生了更大的變動征兆。
在2月4日就有消息稱,由于監管機構在最近數月表明其遏制網上貸款的意圖,正促使銀行與螞蟻集團討論貸款上限的事項,現在螞蟻集團正與最少12家內地銀行縮減在消費者貸款平臺上長達數年的合作。
與此同時,浙江省內的銀行已被指示減少螞蟻集團旗下的“借唄”及“花唄”平臺上的聯合貸款;部分上海的銀行也已制定時間表,以逐步減少與螞蟻集團的聯合發行;另外,山東至少有一家銀行,已全面停止與螞蟻集團的合作。
沒了銀行這位“金主”的撐腰,螞蟻集團的財路可謂是徹底斷了!
據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平臺促成的消費信貸余額總計為17320億,其中由金融機構合作伙伴進行實際放款或已證券化的比例合計約為98%。
也就是說,螞蟻集團的放貸資金幾乎全部來源于銀行。在失去銀行資金的灌水下,面對這般節奏,螞蟻集團又怎能獨攬天下撐起大旗,所以這會螞蟻集團也就只能跟高杠桿,說聲再見了!
無論是花唄、借唄,還是如今的“網商貸”再次爆雷,這一切幾乎都與螞蟻集團降杠桿脫不了關系。該來的,終于還是都來了,再見百倍高杠桿的“大螞蚱”!
?
監管部門強勢出手的導火線
?
眾所周知,阿里系金融貸款的高杠桿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為什么監管部門到今天才出手呢?
至今仍有許多網友認為,這是因為馬云太狂妄自大的炮轟,所以才攤上事了。畢竟你要是得罪了別人,別人自然也不會讓你好過。
然而細心觀察后發現,銀保監會會同央行等部門起草網絡小額貸款新規的日期,幾乎和馬云炮轟金融監管“只講風險控制,不講發展”在同一天。
因此不難看出,螞蟻集團頻頻爆雷,并不是馬云點燃了導火線,那真相究竟又是什么?
1、監管部門開始重視誘導借款人過度負債。
要知道,網貸提供的信貸產品雖極大地提高了“可獲得性”,但是卻未能保證“可負擔性”,對資信脆弱的人群,不僅已形成了更大的誘惑,甚至風險不言而喻。在疫情期間,這些無約束的風險就已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其中,網絡借貸逾期尸橫遍野,壞賬一步步飆升不斷敲響國內金融市場穩定發展的警鐘,令眾人不得不聯想起美國那場膽寒的次貸危機。此外,逾期壞賬不斷,興起的暴力催收等惡劣手段,也給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2、高杠桿已經到了必降不可的時刻。
當前,隨著各種網貸、花唄、借唄等信貸產品不斷普及,新一代年輕人已成為妥妥的債奴,更不知翻身之日在何年?
據蘇寧金融披露的數據顯示,剔除房貸后,80后和90后平均貸款總余額仍高達8.01萬和3.18萬。期間網友坦言:替網貸打工,沒有富的爹,基本每天過著迷茫惶恐的日子。
然而在這期間,螞蟻集團可謂是功不可沒,畢竟目前全中國平均每4個90后就有1個人在用花唄進行信用消費。
就這樣待到疫情來了,開始加速倒逼這一批高負債的債奴倒下,那么警鐘也就被敲響了。是的,居民負債杠桿過高最嚴峻的時刻已經到了,現在是時候該和擅長利用百倍杠桿絕活的阿里系金融貸款說聲再見了!
記住,無論是何種創新、何種巨頭,只要到一定的階段忘記了初心,開始對國家的安全穩定產生威脅時,那么它總會有頃刻之間倒下的那一天。
評論